台积电飙升 英飞凌收购Marvell股权,意法重组,半导体乱局开启
CBISMB
责任编辑:张金祥
ISMB
时间:2025-04-14 13:41
台积电 英飞凌 Marvell 意法
技术站队,关税壁垒,新势力崛起,成熟制程芯片海啸,制程技术接近极限,其中的任何一项对半导体行业而言都是可以影响市场格局的大事,也在不断冲刷着半导体市场的格局。各大企业纷纷通过战略调整、业务重组与并购等手段,以寻求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从制造布局的优化到新兴业务的拓展,从人才资源的整合到技术创新的突破,半导体市场的每一次整合都牵动着整个产业链的神经。近期,台积电、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等企业的一系列动作,便为这场整合大戏增添了新的精彩篇章。
本周,台积电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情况,营收增长42%,达到 250 亿美元。与此同时,意法半导体宣布对公司整体的制造布局以及员工队伍进行重组。此外,英飞凌科技宣布将以 25 亿美元收购 Marvell 的汽车以太网业务。
意法半导体:制造业整合,裁员 2,800 人
意法半导体于本周发表声明,宣布将在全公司范围内对其全球制造布局进行重塑,并随后调整成本基础。这一举措将导致该公司在 2026 年和 2027 年主要减少约 2,800 名员工,其中大多数是自愿离职。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ean - Marc Chery 表示,这些变化是利用公司在欧洲的战略资产,以确保其集成设备制造商模式未来发展的一部分。
“在我们专注于先进制造基础设施和主流技术的同时,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所有现有工厂,并为其中一些工厂重新定义使命,以支持它们的长期成功。”Chery 说道,“我们致力于以负责任的方式管理这个项目,秉承我们长期以来确立的价值观,并完全通过自愿措施。意大利和法国的技术研发、设计和大批量生产活动将继续是我们全球运营的核心,并将通过对主流技术的计划投资得到加强。”
公司的目标是优先规划未来 300 毫米硅片和 200 毫米碳化硅晶圆厂基础设施的投资,使其达到关键规模,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 150 毫米产能和成熟 200 毫米产能的生产力和效率。与此同时,意法半导体表示,计划继续投资升级其运营中使用的技术,“部署更多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以提高技术研发、制造、可靠性和认证流程的效率,并持续关注可持续性。”
在制造方面,未来三年公司的制造布局将集中在法国的数字技术、意大利的模拟和电源技术以及新加坡的成熟技术。
位于意大利的 Agrate 300 毫米晶圆厂旨在成为意法半导体智能电源和混合信号技术旗舰级量产工厂,预计到 2027 年将产能翻一番,达到每周 4,000 片晶圆(wpw),并计划进行模块化扩建,将产能提升至每周 14,000 片晶圆(wpw),具体时间取决于市场情况。Agrate 200 毫米晶圆厂随后将重新专注于 MEMS(微机电系统)生产。
法国克罗尔 (Crolles) 300 毫米晶圆厂将巩固其作为意法半导体数字产品生态系统核心的地位。意法半导体计划到 2027 年将产能提升至 14,000 片/周,并计划进行模块化扩建,将产能提升至 20,000 片/周,具体时间取决于市场情况。此外,克罗尔 200 毫米晶圆厂将进行改造,以支持电子晶圆分选、大批量生产和先进封装技术,意法半导体称,这些技术目前在欧洲尚不存在。该厂将重点关注光学传感和硅光子学等技术。
意法半导体表示,卡塔尼亚将继续作为其功率和宽带隙半导体器件中心。其新的碳化硅园区的建设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将于 2025 年第四季度开始生产 200 毫米晶圆。公司支持卡塔尼亚现有 150 毫米和 EWS 产能的资源将重新集中于 200 毫米碳化硅和硅功率半导体的生产,包括硅基氮化镓(GaN - on - silicon)。
就其其他工厂而言,法国鲁塞 (Rousset) 工厂将继续专注于 200 毫米晶圆制造,并从其他工厂调配额外的产能,以充分满足现有产能,从而优化效率。法国图尔斯 (Tours) 工厂将继续专注于其特定技术的 200 毫米硅生产线,而其他业务,包括传统的 150 毫米晶圆制造业务,将转移到意法半导体的其他工厂。图尔斯工厂也将继续作为 GaN 工艺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外延工艺。图尔斯工厂还将开展一项新的业务:面板级封装,这是 Chiplet 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意法半导体表示,这将是公司未来的一项关键技术。
意法半导体位于新加坡的宏茂桥晶圆厂是意法半导体成熟的量产晶圆厂,该厂将继续专注于 200 毫米硅片制造,并整合其全球现有的 150 毫米硅片产能。意法半导体位于欧洲的测试和封装量产晶圆厂——马耳他基尔科普晶圆厂将进行升级,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
英飞凌收购 Marvell 汽车以太网业务
本周早些时候,英飞凌科技公司宣布已达成协议,以 25 亿美元收购 Marvell Technology 的汽车以太网业务,旨在“加速”其软件定义汽车的能力,并瞄准人形机器人等邻近领域。
公告强调,Marvell 汽车以太网业务客户涵盖 50 多家汽车制造商,其中包括 10 大汽车制造商中的 8 家。截至 2030 年,该业务的“设计赢单”(design - win)规模约为 40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该业务的收入将达到 2.25 亿至 2.5 亿美元,毛利率约为 60%。这得益于英飞凌通过接触全球汽车客户所展现出的强劲增长潜力。通过整合研发力量并利用英飞凌的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成本协同效应。Marvell 汽车以太网业务拥有数百名经验丰富的员工,主要办事处位于美国、德国和亚洲。交易完成后,Marvell 汽车以太网业务将成为英飞凌汽车部门的一部分。
该业务的产品包括 Marvell 的 Brightlane 汽车以太网产品组合,包括 PHY 收发器、交换机和网桥,支持从 100 Mbps 到市场领先的 10 Gbps 的网络数据速率。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约亨·哈内贝克 (Jochen Hanebeck) 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此次收购对英飞凌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将充分利用这项高度互补的以太网技术,将其与我们现有的广泛产品组合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全面、领先的软件定义汽车解决方案。此次交易将支持我们未来的盈利性增长战略,包括在人形机器人等物理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机遇。”
英飞凌表示,将利用现有流动资金并额外举债,以全现金交易的方式为此次收购提供资金。该交易需满足包括监管部门批准在内的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将于 2025 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