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多数企业AI应用“准备不足”,仅少数成“领跑者”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张金祥
来源: ISMB
时间: 2025-10-20 11:36
关键字: 思科,AI,准备不足
浏览: 473
点赞: 20
收藏: 1
思科发布的2025年人工智能就绪指数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大多数公司尚未做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准备,仅有13%的企业真正具备AI应用条件,其余企业虽在积极努力,却面临诸多挑战,投资回报前景不明。
多数企业AI部署期望与现实脱节
报告指出,尽管86%的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内人工智能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且83%的受访者表示公司计划开发或部署人工智能代理,40%预计人工智能代理一年内将与人类协同工作,但这些期望与现实存在差距。
部分原因在于硬件投资不足,尤其是网络设备。54%的受访者称现有基础设施无法扩展以适应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工作负载增长,仅15%的受访者认为自身网络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推动新AI时代的商业发展。
然而,基础设施问题只是AI就绪指数方程的一部分。战略、数据、治理、人才和公司文化等方面同样关键。以代理人工智能为例,多数企业虽有意引入,但准备并不充分。仅31%的公司表示准备好控制和保护代理AI系统,32%的公司确定了代理将补充或接管的人类任务。
思科将这种因缺乏必要条件导致AI投资难以有效落实的现象定义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债务”,这是老式技术债务概念的新版本。早期看似可接受的妥协,最终可能演变成系统性拖累。企业承认基础设施未准备好应对激增工作负载,安全措施脆弱,员工计划与技术发展不同步。
基础不稳固也使得人工智能的价值难以确定。仅32%的公司建立了衡量人工智能投资成败的流程,这可能导致广为报道的人工智能投资回报率低下存在偏差。
思科的研究将受访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将人工智能融入运营过程中做出负责任决策的“领跑者”公司,仅占所有公司的10%到15%;另一类是仍在IT基础设施、数据准备和治理等方面落后的其他公司。
“领跑者”公司在多个方面表现优异,74%的公司表示IT基础设施已高度或完全准备就绪,93%的公司数据管理准备就绪,84%的公司治理准备就绪,远高于其他公司平均水平。他们注重识别用例并确定衡量AI投资有效性的方法,对AI的有效性更有信心。
思科强调,“领跑者”并非仅限于资源雄厚的巨头公司,而是遍布各行各业。其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纪律性和执行力,他们系统地规划、资助和衡量人工智能,获得更一致的结果。
随着进入永远在线、代理化的时代,企业预计网络、计算和安全的压力将上升。建立在安全、可扩展基础上的准备工作,可能在帮助企业跟上步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思科表示,只要人工智能公司能构建出优秀系统,将引领我们走向有价值的新商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