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Altman放话:在希捷、甲骨文、Nvidia和AMD之后,OpenAI还会有更多大交易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张金祥
来源: ISMB
时间: 2025-10-09 15:17
关键字: Sam Altman,甲骨文,AMD
浏览: 2212
点赞: 134
收藏: 12
在科技巨头围绕人工智能领域激烈角逐的当下,OpenAI近期一系列大动作引发广泛关注。几乎在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OpenAI与竞争对手AMD达成数十亿美元交易表示惊讶的同时,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透露,更多重磅交易正在筹备中。
黄仁勋周三现身CNBC的Squawk Box节目,当被问及是否在AMD宣布交易前知晓此事时,他坦言“并不完全了解”。此前TechCrunch报道,OpenAI与AMD的交易颇为独特。AMD同意在未来几年向OpenAI授予大量股票,最高可达10%,具体取决于股价上涨等因素。作为交换,OpenAI将使用并协助开发AMD的下一代AI GPU芯片,OpenAI也因此成为AMD的股东。
而英伟达与OpenAI的交易模式则相反。英伟达投资了这家AI模型制作初创公司,成为OpenAI的股东。尽管多年来OpenAI一直通过Microsoft Azure、Oracle OCI和CoreWeave等云提供商使用英伟达的设备,但黄仁勋解释称,“这是我们第一次直接向他们销售”。他还补充,公司仍会继续向云制造商供应设备。此次直接销售的产品涵盖GPU以外的AI设备,如系统和网络等,旨在助力OpenAI为成为“自主托管的超大规模计算平台”做准备,即当OpenAI使用自己的数据中心时。
不过,黄仁勋承认,OpenAI“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所有设备费用。他估算,每千兆瓦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将花费OpenAI“500亿到600亿美元”,涵盖土地、电力、服务器和设备等所有成本。
目前,OpenAI已通过与合作伙伴甲骨文和软银达成的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协议,在2025年向美国交付价值10千兆瓦的数据中心设施。此外,OpenAI还与甲骨文签署了一项价值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协议。OpenAI与英伟达的合作至少涉及10千兆瓦的AI数据中心,与AMD的合作则涉及6千兆瓦。其“星际之门英国”合作伙伴关系还涉及扩建英国的数据中心,并在欧洲有其他承诺。据估计,OpenAI今年已签署价值1万亿美元的此类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与AMD的交易类似,英伟达的交易也因“循环”受到批评。批评人士称,英伟达实际上是在承销OpenAI的收购,并通过努力获得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股票。
当黄仁勋在CNBC剖析OpenAI的基础设施需求时,奥特曼接受了Andreessen Horowitz的a16z Podcast采访。在播客中,a16z联合创始人Ben Horowitz对近期交易结构改进表示印象深刻,毕竟Andreessen Horowitz是OpenAI的投资者。OpenAI已找到用他人资金获取价值数十亿美元设备的方法,且屡试不爽。
当被问及近期交易时,奥特曼称:“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你应该会对我们有更多的期待。”奥特曼认为,OpenAI未来模型和即将推出的其他产品功能更加强大,会推动更多需求,因此“决定现在是时候进行非常积极的基础设施投资了”。
然而,问题在于OpenAI目前的收入远未达到1万亿美元,尽管其增长迅速,据报道到2025年上半年将达到45亿美元。但奥特曼显然相信,最终所有投资都会获得回报。“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我们面前的研究路线图以及使用这些(未来)模型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充满信心。”
但他也表示,OpenAI无法独自实现经济繁荣。“要进行如此规模的押注,我们需要整个行业,或者说很大一部分行业的支持。这涉及从电子到模型分销的各个层面,以及其间的所有环节,涉及面非常广泛。所以我们将与很多人合作。”奥特曼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交易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