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美国数据泄露成本创新高,AI安全漏洞成企业新痛点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张金祥

来源: ISMB

时间: 2025-08-01 17:23

关键字: IBM,2025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AI安全

浏览: 460

点赞: 24

收藏: 25

IBM最新发布的《2025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揭示全球数据安全新态势:尽管全球平均泄露成本五年来首次下降至444万美元,但美国企业平均损失飙升至1022万美元历史峰值。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带来的双面效应愈发显著——攻击者正利用AI系统访问控制漏洞实施攻击,而采用AI防御的企业则显著缩短了漏洞处置周期。

报告显示,13%的受访组织遭遇过AI模型或应用的数据泄露事件,其中97%与AI系统访问控制薄弱直接相关。更严峻的是,63%的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AI治理政策,而已制定政策的企业中仅34%定期审计AI使用情况。IBM安全副总裁Suja Viswesan警告:"AI安全已出现监管真空,威胁行为者正利用这一缺口窃取敏感数据甚至操纵模型。"

医疗行业连续第14年成为"最昂贵受害者",单次泄露平均损失达742万美元。该行业因患者个人信息(PII)价值高且泄露识别周期长达279天(较全球平均多五周),成为攻击者重点目标。

尽管AI技术为安全团队带来红利——采用AI自动化的企业平均缩短漏洞处置周期80天,节省190万美元成本,但整体收益增速较2024年仅微增。报告分析,这表明AI防御技术普及已进入"平台期",企业需更深度整合AI与安全流程。

攻击者则加速AI武器化:16%的泄露事件涉及AI工具,其中生成式AI(GenAI)将网络钓鱼邮件制作时间从16小时压缩至5分钟。37%的AI攻击采用钓鱼邮件,35%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实施模拟攻击。

报告首次将"影子AI"(未获官方批准的AI应用)纳入研究:20%的企业因影子AI遭遇泄露,此类事件平均成本较无影子AI企业高67万美元,且更易导致个人信息(65%)和知识产权(40%)泄露。IBM指出,影子AI的快速蔓延已取代人才短缺,成为推高泄露成本的三大因素之一。

研究还发现,数据存储环境显著影响损失规模:涉及多云/混合云环境的泄露事件平均损失505万美元,而纯本地存储环境为401万美元。不过,本地存储泄露事件占比从20%激增至28%,显示企业数据分布策略正面临新挑战。

针对现状,IBM建议企业优先完善AI身份与访问管理(IAM),将非人类身份(NHI)纳入统一管控框架。Suja Viswesan强调:"AI代理正承担更多业务职能,其凭证安全需与人类用户同等重视。通过自动化工具实现NHI活动全流程监控,是阻断AI滥用攻击的关键。"

此次报告基于对全球600家企业、3000名高管的调研,覆盖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期间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分析指出,随着AI深度融入业务,构建"AI原生安全体系"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