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将把处理器核心组合成“超级核心”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张金祥

来源: ISMB

时间: 2025-09-02 12:28

关键字: 英特尔,E核,超级核心

浏览: 80

点赞: 3

收藏: 4

英特尔通过一项名为"软件定义超级核心"的专利技术,尝试将两个低功耗E核(Efficient Core)组合为"超级核心",以提升单线程性能。这一创新方案近日在欧洲专利局公开(专利号EP4579444A1),标志着英特尔在平衡多核并行与单线程效率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专利描述,英特尔计划通过软件手段将两个E核"绑定",共同执行单一线程。其核心机制包括:

程序分块与同步:编译器或程序跟踪技术将线程代码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每个块由两个E核并行执行。块首尾插入同步指令,确保指令顺序与内存结果的一致性。

寄存器级协作:核心间通过特殊地址范围直接交换寄存器内容,减少数据传输延迟。同步阶段交换前一块生成的寄存器数据,动态决定需要共享的寄存器范围。

低开销设计:专利称额外硬件与指令开销仅约5%,主要依赖软件优化。

该技术强调对现有系统的兼容性:

透明化执行:超级核心的并行处理对其他线程不可见,操作系统负责线程调度与资源分配。

智能回退机制:若因分支预测错误或IPC效率下降,系统可动态将线程迁回单核执行,避免性能损失。

线程迁移建议:处理器可主动向操作系统推荐适合迁移至超级核心的线程,优化资源利用。

英特尔在专利中坦言,当前E核(效率核)与P核(性能核)的固定组合缺乏灵活性,且提升单核IPC(每周期指令数)的成本日益高昂。通过增大缓存、乱序执行窗口等硬件手段已接近物理极限,而"超级核心"方案旨在以软件定义的方式,动态聚合计算资源,突破传统架构的能效困境。

这一思路与AMD早期"推土机"架构的共享计算资源设计有本质区别:英特尔强调私有资源独立处理与低开销同步,而非共享计算单元。

专利显示,该技术可扩展至多核组合(如四核协同),且与英特尔正在研发的高级性能扩展(APX)技术兼容。APX旨在减少条件跳转指令,进一步释放并行潜力。

不过英特尔尚未明确"超级核心"的商业化时间表。行业分析认为,该技术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需解决编译器优化、操作系统适配等挑战。尽管如此,这一专利揭示了英特尔在异构计算领域的新探索——在继续押注超线程技术的同时,试图通过软件定义架构重构计算范式。

英特尔的"软件定义超级核心"专利为处理器架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但其实际性能提升与落地难度仍需观察。在多核与单线程性能的永恒博弈中,英特尔正试图用软件智慧重新定义硬件边界。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等,除特别标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