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技术有聊》智能体“交互革命”:从协议之争到企业战场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宋慧

来源: ISMB

时间: 2025-07-24 10:43

关键字: AI,智能体,Agent,CBI技术有聊

浏览: 725

点赞: 40

收藏: 51

作者 | 宋慧

出品 | CBI传媒


7月15日,《CBI 技术有聊》AI专题直播上线。《CBI 技术有聊》(CBI TALK)是 CBI 传媒为 IT 技术开发者量身打造的在线深度技术分享的视频栏目,致力于聚焦于创新开发技术、开发者生态、研发未来趋势等重要议题方向。《CBI 技术有聊》不仅是前沿 IT 技术的交流平台,也是开发者思维碰撞的实验场所。

AI主题系列专题直播的首期,我们聚焦当下最热的智能体话题,栏目邀请智能体早期创业者、拉普拉斯创始人冠锡博士做客直播间。在2025年各家大厂加码Agent智能体之际,试图为开发者厘清这场技术革命的核心坐标:人机交互的本质、协议框架的选择、市场爆发的方向……

点击直播回放,可查看完整聊天视频:https://www.cbiwin.com/#/online/detail?id=vq2c37xlaige7u44


​​智能体的初心与革命:从工具到交互的范式跃迁​

今年4月,谷歌在Google Cloud Next 2025大会上宣布开源首个标准智能体交互协议——Agent2Agent Protocol(简称A2A),引发业界对智能体的广泛关注。不过,虽然科技公司纷纷推出智能体(本次直播后第三天,OpenAI正式发布智能体ChatGPT Agent),智能体明星公司Manus重要变动,智能体热度不断攀升之际,冠锡在直播中首先表达的一个重要核心的观点,那就是大家需要追本溯源,了解智能体首先要革命的,是人机交互方式,然后才是去研究智能体框架协议和应用场景的工作。

“智能体的核心在于‘代替人类做事’。”冠锡回溯了技术发展的底层逻辑:从计算机程序替代手工表格校验,到软件处理复杂规则,再到大模型实现信息交互,每一次跃迁都围绕“效率提升”展开。而智能体的突破性在于,它不仅能回答问题,更能调用工具执行任务——这是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创造”的质变。

类比智能手机与新能源汽车的演进,冠锡指出,智能体的革命性同样体现在交互方式的颠覆。“智能手机并未改变通讯本质,但重构了人机交互;新能源汽车保留了汽车的核心功能,却彻底改变了驾驶体验。”他认为,智能体的终极目标并非复制现有软件形态,而是创造全新的“人机协同范式”——未来的交互可能不再依赖键盘、屏幕甚至语言,而是一种更自然、更高效的数字化连接。

他举了一个精妙的例子:

传统智能家居执行的是精确指令:“一小时后打开空调至26℃”。而真正的智能体应该理解模糊需求:“睡前调个舒服的温度”——结合体征数据动态决策,甚至能发现“今天24℃比惯常的26℃更适宜”。

这种从“精确控制”到“意图理解”的跃迁,恰似功能机到智能机的体验断层。“当我们不再需要学习软件的操作逻辑,而是用自然语言驱动系统时,生产力的释放才真正开始。”


​​A2A与MCP协议:互补共生,构建智能体协作基石​

​随着智能体技术爆发,协议标准成为开发者关注的焦点。4月谷歌开源智能体协议A2A(Agent to Agent),与此同时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因其工具调用能力成为焦点。两者关系引发热议:是二选一的对立,还是互补共生的生态?

冠锡从协议背后技术本质切入,厘清了二者的分工:“A2A解决的是智能体间的协同问题,如同互联网中的TCP/IP协议,让多个Agent能像计算机一样组网协作(冠锡用了形象的说法:A2A是让智能体互相认识);而MCP聚焦工具调用,类似于USB标准,将软件功能封装为标准化接口供模型调用。”他强调,两者并非竞争关系,而是智能体生态的“左右手”——A2A让Agent学会“团队合作”,MCP则赋予其“使用工具”的能力。

针对开发者关心的落地挑战,冠锡坦言,当前协议仍处于早期阶段:“A2A的框架设计具有前瞻性,但需解决大规模Agent协作的效率瓶颈;MCP简单粗暴虽能快速上手,却在复杂场景中暴露出吞吐量不足的问题。”不过,他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大厂主导的协议制定固然重要,但中国企业在工程化落地上的优势不可忽视。就像5G和新能源领域的突围,协议层的创新同样需要本土智慧。”


​​智能体爆发点:企业级市场长跑与2C的爆发式短跑​

​当被问及智能体的商业化落地方向,冠锡旗帜鲜明地指出:“企业级市场是智能体的主战场。”这一判断源他于对技术价值与市场需求的深度洞察——智能体的核心优势在于“替代重复性劳动、优化复杂流程”,而这正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诉求。

他以制造业为例:传统生产流程中,进销存管理、人事审批等环节充斥着大量机械性操作,智能体可通过调用ERP、CRM等工具实现自动化,显著降低人力成本与错误率。“尽管企业端的决策周期长、合规要求高,但一旦规模化落地,其创造的价值远超C端场景。”冠锡透露,拉普拉斯已服务多家企业客户,验证了智能体在供应链优化、财务分析等场景的可行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个人市场毫无机会。“C端的核心在于体验升级。”他提到,智能体在教育、健康管理等领域的轻量化应用正在兴起,例如通过模糊指令调节智能家居、个性化学习助手等。“但C端爆发的特点是‘快进快出’,用户黏性低;而企业级市场一旦突破,将形成长期稳定的增长曲线。”

本期直播聊天时间,正值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前期,拉普拉斯将首次参展WAIC。冠锡难掩兴奋:“这是全球顶级AI盛会首次将智能体作为核心议题,标志着行业已从概念炒作迈向务实落地。”将展示其专注于企业场景的智能体操作系统 Agentic OS,,涵盖制造业、金融、人力资源等多场景解决方案。

“前两年的WAIC更多是‘秀肌肉’,今年则能看到真实可用的案例。”他观察到,智能体的应用边界正在模糊——从最初的文本交互扩展到多模态感知、跨设备协同,甚至与机器人、物联网深度整合。“就像智能手机催生了移动应用生态,智能体的普及将引爆新一轮‘应用革命’。”

也许在未来三到五年,智能体将像今天的APP一样无处不在,重塑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的运作方式。《CBI技术有聊》AI专题直播将持续关注智能体在行业落地进展,敬请期待。

点击直播回放,可查看完整聊天视频:https://www.cbiwin.com/#/online/detail?id=vq2c37xlaige7u44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