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收购 OpenAI 的完整要约信透露了五个关键细节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张金祥

来源:

ISMB

时间:

2025-02-14 17:18

关键字:

马斯克 OpenAI 关键细节

马斯克旗下x.AI牵头、多家风投机构参与的财团,向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提出高达974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要约。然而,这场看似天价的交易背后,却是一场关于非营利使命与商业利益的激烈博弈,甚至可能改写AI行业的权力格局。

核心矛盾:非营利转型与私有化的拉锯战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已明确拒绝该提议,理由是收购将阻碍公司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性实体的转型计划。而马斯克正通过法律诉讼试图阻止这一转型,指控OpenAI违背了最初的“为人类开发安全AI”的宗旨。这场交易的矛盾点在于:马斯克团队一边试图收购OpenAI资产,一边又试图通过诉讼冻结其商业化进程。

OpenAI律师在法庭文件中尖锐指出,马斯克“无法两全其美”,若成功阻止其转型,收购标的的价值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马斯克团队则回应称,若OpenAI承诺保持非营利性质,将撤回收购要约。这种互相制约的策略,被外界解读为马斯克试图通过抬高收购门槛,增加奥特曼私有化的成本。

收购条款细节曝光:现金、时限与隐秘动机

根据最新披露的法律文件,这场收购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逐渐浮出水面:

报价设定2025年5月10日为最后期限,除非交易提前完成或被书面拒绝。尽管奥特曼公开嘲讽“愿以十分之一价格反购X(原Twitter)”,但OpenAI董事会尚未正式拒绝——法律要求其必须评估所有合法要约,即便是竞争对手提出。

974亿美元报价将以现金全额支付,资金来自包括8VC、Vy Capital等风投机构及x.AI,但信中未明确马斯克个人出资比例。值得玩味的是,马斯克2022年曾举债130亿美元收购Twitter,如今其净资产因特朗普胜选关联资产波动飙升至约4000亿美元(估算值),但此次选择依靠财团而非个人财富,或为规避财务风险。

尽职调查暗藏杀机

收购方要求全面审查OpenAI的财务记录、核心技术资料,并与员工面谈。尽管这是常规流程,但x.AI作为OpenAI的竞品,可能借此获取敏感信息。法律专家指出,此举也可能为马斯克团队后续撤资留下借口。

OpenAI指责该收购实为“打击竞争对手的不正当手段”,与马斯克诉讼中“反对资产转移”的立场自相矛盾。而马斯克团队坚称收购资金将注入OpenAI非营利实体以延续其使命,试图将商业行为包装为“拯救初心”的举措。

非营利理想VS商业现实

这场收购拉锯战折射出AI行业更深层的冲突。OpenAI自2015年成立时定位为非营利组织,但在2019年接受微软10亿美元投资后成立营利子公司,被马斯克批评为“背离初心”。如今,其估值已超800亿美元,ChatGPT等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势不可挡。

若马斯克成功阻止转型,OpenAI或将回归纯非营利模式,但可能失去大规模融资能力;若收购达成,则意味着这家AI领军企业将被整合进马斯克的“X帝国”(涵盖SpaceX、特斯拉、X平台等),引发垄断担忧。而马斯克旗下x.AI近期推出Grok大模型,直接对标OpenAI,更让这场交易充满“吞并对手”的想象空间。

未竟之局:监管与资本的下一回合

目前,OpenAI董事会明确表示“非营利资产非卖品”,而马斯克的法律团队则试图通过收购定价证明其资产已具备市场价值。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可能介入审查该交易是否涉及反竞争行为,而微软作为OpenAI最大金主(已投资130亿美元),态度亦成关键变量。

这场千亿美元级的对决,已不仅是商业收购战,更是AI技术控制权与伦理话语权的争夺。随着7月法庭听证会的临近,奥特曼与马斯克的“天才对决”或将决定下一个十年AI行业的权力图谱。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三元桥曙光西里甲1号第三置业A座1508室 商务内容合作QQ:2291221 电话:13391790444或(010)62178877
版权所有:电脑商情信息服务集团 北京赢邦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司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司联系删除
京ICP备:202200907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901号
ICP证:京B2-2023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