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元地球开发者:95 后团队与鸿蒙共绘地球经纬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宋慧
来源: CBISMB
时间: 2025-11-24 18:01
关键字: 鸿蒙,专访,元地球,林志标,开发者
浏览: 869
点赞: 49
收藏: 8
当手机屏幕上的卫星地图无缝流转至电视大屏,指尖轻划就能切换 3D 地形视角;当语音指令唤醒小艺,瞬间拉起家乡屋顶的高清街景——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元地球鸿蒙版带给用户的真实体验。作为国内替代谷歌地球的标杆级卫星地图应用,元地球全平台下载量已突破 2.3 亿次,其延伸的“Moon月球”获湖南卫视与明星推荐。2024年,元地球在福州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启动仪式上向政府领导展示成果,并亮相华为开发者大会 HDC 2024 主会场,成为鸿蒙生态中地理信息领域的核心参与者。
近日,CBI 传媒专访了元地球团队核心成员、元地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志标,深入探讨这支核心成员大多是 95 后的技术团队如何从垂直赛道突围,在鸿蒙版开发中攻克技术难关,以及如何借助 HarmonyOS 6 特性,让数字地球服务融入万物互联生态。
一、避开主流赛道,从数字地球市场空白切入,到鸿蒙差异化创新
元地球科技团队成立于 2018 年 12 月,核心成员多为计算机软件工程背景的 95 后开发者。2021 年,当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团队开始寻找新的破局方向。“2021 年立项时,我们发现除了以矢量数据为主的导航地图之外,像地球仪这样功能的产品,其实一直没有被很好地数字化。”团队回忆道。正是这个市场空白,促使他们打造出以真实卫星影像为特色的元地球,并在半年内成功实现商业化。

元地球手机端页面示意图
从地球到月球,再到获得 AR 应用大奖的“赛博木鱼”,团队成功的秘诀在于“避开大厂竞争激烈的主流赛道,专注于差异化创新”。这种对技术趋势的敏锐嗅觉,同样体现在他们对鸿蒙的决策上。
“2024 年 3 月,我们收到了鸿蒙系统适配邀请。”在采访中,林志标对 CBI 传媒表示,团队判断鸿蒙系统与 API 趋于稳定,适配时机已然成熟。“再加上技术自主可控是国家层面的大趋势,我们便决定立项投入开发。”团队将过往在多产品项目中积累的快速学习与打造差异化场景的能力,复用到了鸿蒙版的开发中。“我们希望鸿蒙版元地球不仅是简单的适配完成,更希望能结合鸿蒙万物互联的特性做出创新。”
在元地球鸿蒙版,团队首先上线了经过验证的核心成熟功能,包括三维地球引擎底座、账户系统、位置搜索、全景街景等,确保了产品核心体验的完整性。然而,最大的技术挑战不期而至。“早期很多第三方开发库尚未支持鸿蒙,有些甚至没有现成的鸿蒙端编译版本。”这几乎是所有先行者都会遇到的生态瓶颈。
面对挑战,团队采取了双线并行的策略:一方面与鸿蒙官方技术支持团队密切沟通,共同推进底层编译适配;另一方面,他们也积极拥抱正在快速成长的鸿蒙开发者社区。“我们观察到,鸿蒙生态中的开发者们展现出很强的协作精神,越来越多伙伴开始主动贡献自己的鸿蒙开发库。”这段经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在生态初建阶段,以更开放、更积极拥抱社区的心态进行开发,是应对依赖库缺失的关键思路。”
二、HarmonyOS 6 特性如何重塑数字地球体验
跨过适配的关卡,元地球团队开始深入探索 HarmonyOS 6 的特性,并思考如何让其与“空间信息可视化 + 多场景交互”的产品定位深度契合。
1、鸿蒙全场景能力,满足空间信息大屏可视化核心需求
“空间信息可视化的一个关键需求就是大屏展示。”林志标表示,传统电视遥控器的交互方式,对需要精细操作的元地球来说非常不便。而鸿蒙的全场景能力,尤其是多端协同特性,完美地解决了这一痛点。
“这个理念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林志标向 CBI 传媒透露,“我们的 TV 版已经正式上线,这正是基于鸿蒙‘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能力实现的。”目前,车载版本的开发也已提上日程。这意味着,未来用户可以在车机大屏上无缝体验浩瀚的数字地球,真正实现数字地球服务与体验“随人而动”。


元地球已完成 TV 版开发上线,效果惊艳!
2、小艺意图框架:让语音唤醒数字地球
除了多端部署,团队正在积极接入 HarmonyOS 6 的小艺 AI 智慧助手与意图框架。这将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一个关键节点。
“完成对接后,当用户与小艺智能语音助手对话时,如果对话内容中表达了对卫星地图或其他地理信息的查询需求,小艺就能智能识别这一意图,并自动拉起元地球的对应页面来提供服务。”团队解释道。这一特性将彻底改变应用的使用逻辑,从“人找功能”变为“服务找人”,极大地简化了用户操作路径,并为产品带来了全新的智慧化流量入口。

元地球接入小艺 AI 智慧助手与意图框架完整设计流程图
3、鸿蒙带来更巨大的想象空间:从数字地球到机器人“空间导航基础”
现在,元地球团队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他们已在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而元地球本身的地理数据(高精度经纬度、地形信息)正具备天然的“空间导航基础”属性。
对于未来是否计划将鸿蒙版的数字地球能力与机器人导航结合,林志标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我们有相关的规划。”团队设想在室内场景中,可以利用多终端协同定位技术,例如通过手机拍摄室内环境并智能推理、构建空间模型,参考近期在鸿蒙生态中备受关注的 3D 空间记忆应用 Remy 应用所演示效果,帮助机器人在家庭等环境中实现更精准的定位与运行。这背后,正是 HarmonyOS 的分布式能力与智能体框架在提供系统级的支撑。
三、展望:在鸿蒙生态中,定位一个“无处不在”的数字地球
作为亲历者,林志标对鸿蒙生态的发展速度感受深刻,终端品类的扩展覆盖手机、平板、手表、车机、VR、智能家居,这种跨品类协同的想象力远超传统操作系统。在他看来,鸿蒙不仅是替代安卓/iOS 的选项,更是构建“万物互联体验”的核心底座。林志标认为,鸿蒙生态的前景远不止于简单替代,其在构建万物互联的体验上,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独特性。
元地球的“移动端数字地球”定位与鸿蒙的“万物互联”理念高度共鸣。“我们的目标是让数字地球服务无处不在——无论是手表上的快速定位、手机上的详细导航、电视上的家庭科普,还是未来机器人导航的空间计算,都需要不同终端的无缝协同。而鸿蒙的系统级支持,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对于在鸿蒙生态中的自我定位,元地球团队希望继续担当领跑者与探索者的角色。“我们相信,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将在数字地球领域迸发巨大潜力,我们也致力于在此深耕,与鸿蒙一起打造前所未有的空间计算体验。”
从填补市场空白,到主动拥抱新一代鸿蒙操作系统,元地球团队的历程印证了: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敏锐的洞察、务实的态度与开放的协作,是穿越周期、驶向新蓝海的不二法门。当数字地球与鸿蒙相遇,一个更加立体、智能且无处不在的空间计算时代,正缓缓揭开序幕,CBI 传媒将持续关注报道。